换脑记 3122021

第二次的疗程在12月1日。







这一次完了游戏以后,我就需要看电影。然后这一套电影却像是一套翻版的DVD,不断地LAG机。可是这一种lag机,其实也是用来训练我大脑的一种赏罚机制,只会在我的大脑出现某种电波,治疗师才会按停电影播放。

这一次换了CK作为治疗师。我发现治疗师本身其实对我来说还是有影响的,先摒除掉是否是美女治疗师,治疗师对你的批判还是有关系的,尤其在处理大脑这种如此敏感和多变的器官时,一些言语还是让我感到有些介怀,如大脑不够flexiblity 等等,但他又说这没办法,那如果没办法处理,其实也不用告诉我。

他们说不要被他们的言语影响,其实不就是叫我不要想分红色大象而已。我回到家就做了一些除障句,把一切的批判都还给他们。

道勇还是说要试下FZ,但却要小心不要成为一些二阴阳眼的人之类的。但后来我发现,作为治疗师的一些"底线"其实定义了正常,或健康。例如一个西藏的出家人说他先要更专注,但其实他真的专注已经超出了常人,但其实这些作为专注上的奥运级选手,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断地自我挑战,能持续地专注五六天,是他们的追求,我在想你拿以一个天才和疯子的大脑放在一起,可能你认不出两个那个是疯子,哪个是天才。

这两天,我的大脑没有了之前reward beta 的亢奋,但有了一种稳定性,一种中性的状态。虽然我还是很怀念那两天的高度无敌乐观状态,但很多时候不能长期处在那种消耗能量的状态。那种awaken,我还是有的,但现在多了一份安全感。。以前的我虽然说很平静,但是其实极度对这个世界感到抗拒,而且不乐观,现在虽然不如之前两天的亢奋,但至少少了一份对世界,工作的厌恶感。

我在昨天点了Domino Pizza 还有晚上还吃泰国tomyam,晚上在回到家后真的很想睡。今天早上我去了Putrajaya 跑步,顺便划船,然后吃了自制的三文治,真的很饱。

突然明白自己的生活习惯的确导致了自己这么昏沉,喜欢吃饱,喜欢躺床,这些东西,只会让大脑更慢。在生活上的调整是不可或缺的,之后真的要去减少更多的karbon食物,还有更要戒掉饱这个习惯,幸亏我没有太多如吸烟或喝酒的习惯,现在有了更多的理由去戒酒戒烟,因为要保护自己的大脑。

这一次的脑电波图和之前的大脑几乎是两个人,之前最弱的beta成了最强大的脑电波,我对于所谓的default mode 有了疑虑,到底有没有所谓的default mode?还是在工作回来beta就强,每个周末没有吃早餐,我大脑就变慢?

我甚至对自己会变成怎么样,想要变成怎样,毫无头绪。

我现在只能听从晴晴他们的指示去做,结果是怎样,已经不是我能预期的了。

至少现在我学到的东西是:

首先,要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要戒掉饱的习惯。而且不去做任何伤害大脑的事情如喝酒吸烟,或者熬夜等等。

第二,要学会刻意去选择自己要的情绪和大脑。大脑变成什么样子很多时候是我们训练他们成为什么样子。所以要学会去选择开心和乐观。

因为付过了钱,所以就明白到如果不小心对待自己的大脑,就是在浪费钱。

Hiro在面书提起用半年去训练大脑,不过还真的有人用了半年把所有的protocol都体验完。我把这些都记录下来,或许以后有研究价值也说不定。





30112021 换脑日记


结束了疗程以后,驾车回家途中其实就感觉好像喝了咖啡一般,可是又不是亢奋,而是有一种莫名的喜悦。我还可以到城邦去看书本,然后买晚餐,可是却丝毫不觉得累。
回到家里,我还是继续地玩手机,晚上是我最昏沉的时刻,但我还是直到眼睛蒙了,我才甘愿睡。
第二天早上,因为是星期一,其实我真正想解决的问题,其实是已经困扰我很久的“Monday Blue”。
每个星期一的上班途中我都会成为厌世哲学家,叩问人生意义是什么。
不过这一次,却奇迹地,我的Monday depression 痊愈了。
我带着毫无厌恶的正面情绪上班,这种喜悦毫无理由,这种清醒,前所未有。
如果这种体验发生在静坐里,很可能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那种驱散昏沉的清明,让我世界为之一亮。
我到了公司看谁都顺眼,而且不自觉地摇动手指与脚仿佛沉醉在恋爱当中,只是恋爱当中你还需要有一个理由,而这种喜悦却毫无来由。
我就莫名其妙地开心了一整天,身体有很多能量,感觉想做更多东西,想做更多东西。
什么是时间?时间其实是主观的,昏沉的人总是感觉不够时间,因为他们完成任何事都比较费事,但清醒的人,更能体验到生命的精髓,能舔净生命种每一滴精华。
我感觉自己不在期待着下班,因为这一刻其实不苦,我不再想念着家里的床,并且觉得自己需要休息,需要娱乐,而且我感觉自己其实有能力去克制自己的欲望不去吃垃圾食物与零食。
毕竟如果你本来都不累,为何你还需要那么多刻意的娱乐来发泄或放松?
但老实说我的效率是否有变高,我却有保留,因为我整天都沉醉再喜悦当中,几乎没有太过专心去工作。
当然,晴晴其实也说了,我现在的脑电波其实离理想的脑电波还有距离。我还需要把我的四条脑电波的距离给拉近。
我感觉我的专注应该因为没了昏沉而有所提升,但是我还是会心猴意马地不知道自己需要干什么。当我用太多大脑的时候,还是会感觉太阳穴有点紧。
然而我发现其实除了大脑脑电波的疗程有帮助以外,要刻意去练习正面是需要的,效果能不能持久,很多时候也要在乎于我们能不能选择让它去持久,如果我坚持要去负面的想法的话,所有的疗程费都浪费掉。
我觉得自己有了一种去小心呵护自己的大脑的意识,也就是明白到每一种伤感和悲观,恐惧等情绪其实都对大脑有害。所以我会更加留意去戒掉负面的影响,毕竟我觉得没效,真的如我所愿,如果试着去演其实有效,其实也真的会有效,毕竟大脑其实蛮笨的,容易受骗。
晴晴和道勇都说我有一个很有弹性的大脑,其实这些也是合理的。
毕竟我过去就对大脑做过大量的训练,马拉松式的密集禅修是我30岁前的习惯。
其实不止要静坐观想,其实在日常中的刻意去开心,也是很重要。
我在昨日就把limitless 的电影再看一遍,然后边看边做bars,就是要给自己输入一些信念,让自己相信,人有无限的可能。
然而我最有感觉的就是主角说自己醒了的那一幕,我觉得自己就是这样。
感觉就和开悟很像,只要体验过这种状态,我就可以通过不断演这种状态来改变自己的大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顿悟,渐修。


道勇问我要不要启动fz,来开启超能力。我说还是先解决现实的问题,然后才去玩这些东西。不过我也发了松果体的书本和MP3。如果有效的话,或许可以拿来用。
然后我发现自己在静坐时也更清明了。我觉得不要浪费,可以开始多观想。




换脑日记 28112021

 脑友开始"脑电脑回馈训练"新业务,付钱支持是一种美德。

我带着希望得到一种客观的自我洞察做这次的检测。因为是熟人的关系,不需要建立信任,我觉得做得比一般服务时更大胆,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疗程结束后接着就是在火锅店里五六个小时继续脑力激荡和互相回馈学习。
我在心理修炼的历程也差不多十年了,已经很少东西可以给到我惊喜了。但这一次的疗程的确给到了我不同的可能性。
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有人一直都在寻找那一个改变自我的根本下手处,加上现代禅修和脑电波结合的书籍越来越多,我曾有误区或许大脑可能是烦恼或思想的"因",但今天我发现我的"大脑"其实也是思想的果。
在过程中,治疗师的鼓励还是会对脑电波产生影响,我决定了要负面一点,我的大脑也会如我所愿。即使能把自己脑电波调低,可是还是要有辅导或催眠等技巧去处理自己内心的创伤。
我体验到了心与身的即时连接,也让我体悟到大脑不是"心"的主宰者,而是"身"的一部分,是一个对"心"即时起反应的器官。
而那个让心发号命令的,是什么?
这就是在灵性层面上的问题了。
我觉得训练大脑是让自己更有本钱去表达"自我"(世间意义上)。
治疗师给我的诊断其实和我自己生活的观察也很符合。
我通过这一次的疗程,我找到自己需要调整的生活方式,甚至是调整我静坐方式的灵感。
我当然不是第一个做这种疗程的心灵修持者,还真有一些出家人会来做过这种疗程,然而这些心灵训练的专业选手,(有的是奥运级的)面对一些禅修的副作用,也可以通过这个仪器给到实际的帮助。
在疫情开始后,我就停止了一切的宗教活动,
放掉了宗教框架,反而给到自己更开放的心态,更踏实地面对自己。
我在道场曾见过一些师兄还真的为了找到一个会"他心通"指导老师,只为了能真正给他指导。
但禅师给每个人的指导时间可能也不多,除非真正跟你相处,也不可能对你的内心有客观的了解。
现代科技给了自依止,法依止,一个新的可能性。


Feeding Your Demon。供养你的心魔


打AZ后躺在床上看完的书,最近在看直播时发现的一本书,发现很有意思就找来看,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自我疗愈的心理工具书。而这一本书有趣的地方是,这一个心理疗愈技术是作者把藏传佛教里其中一个富有神秘色彩的法门CHOD, “舍身法”,又名“决断法”给改造而成的。

随着西方人开始接触东方智慧,他们开始把这些古代以开悟为目标的灵修技巧给运用到了改善现代人心理素质上,例如瑜伽,正念(mindfulness),清醒梦(lucid dream)等等。

这个算是其中比较大胆的例子。

传统舍身法简单来说就是修行者将自身的肉体和业障转化为甘露珍宝,或珍贵的食物供品,供养给成佛者,布施给众生,甚至于魔怪等等一切有情。而且高阶段的修行者需要寻找108处骇人听闻,如闹鬼的地方或墓地来进行这项修持,把自身作供养以安抚这些负面的灵体,过程之中可以培养无我和慈悲心,应该是受佛陀《本生经》>里一些如割肉喂鹰的善行启发的修行方法。

而作者本身就是一位有受过正统佛教训练的出家比丘,这是她还俗以后面临丧子之痛本能衍生出来的自我疗愈技巧。

后来她把这套方法给整理成5个步骤:

1.发现心魔 

2.拟人化心魔 

3.代入心魔的角色

4.喂食心魔 和遇见盟友

5.回到寂静与觉察

简单来说其实和完型治疗里的空椅子其实如出一辙,就是把自己内心的情绪和烦恼给拟人化,然后放在眼前的椅子跟它沟通。这一切其实不算新鲜,比较传统的辅导或催眠技术可能都有做过,如在催眠的状况里和自自己的身体或某个器官沟通等等。

有意思的是,当你把心魔给拟人化后,你该如何互动?

这本书却给了一个很明确的指引,就是“喂食”,又或者说”供养“它。

当在第三步,把你的心魔给拟人化(可能是吸血鬼或可怕的怪物)以后,你就需要代入心魔的角色,问它一些问题,如“你要什么?”和“你需要什么?”

通常问你的心魔要什么,它会可能会回答:“我要你躲开一切的人群!!!我要你一生都孤独!!!”

而你要继续问的是,它这样做是因为"需要“什么?

而他需要的可能是要"对自己有自信"或“面对自己过去的一些阴影”。

那么你接下来可以把自己观想化成甘露或其他食物等等供养你的心魔,而这些东西会给予你的心魔勇气或自信并转化它。它可能会消失或变成守护你的盟友,或许是天使之类的。

这个时候,你或许已经明白所谓的魔,也不过是你内心的阴暗面。

这本来就是佛教的“恶魔观”,一切唯心所造。

而这一切的操作其实隐喻着某种心理疗愈上的启发。

如果依照人集体意识里的”英雄之旅“,我们是通过击败外在的“恶龙”(挫折)来达到自我超越的目的。然而面对内在的恶魔,其实不宜采取对立和抗战的路线去超越它,容易引起反弹。

在这方法的观想里,却是通过把自我给消融掉来放下我执,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心理空间,然后带着慈悲,柔软的心去供养自己的阴暗面,与自己的阴暗面结合。过程其实就是内心冲突对立面的整合。

这也可以是一种臣服和接纳的过程,而臣服并不代表对眼前的困境妥协,而是诚实面对,觉察自己的不足,才能看到真相。只要能够接纳自己,疗愈的心理资源自然会产生,心魔就会转化成为协助你的同盟守护者。

这个方法也适用于企业和组织的咨询,可以通过集体的分享来找到在组织文化里的各种心魔,而且也建议人们通过画画或黏土让自己的心魔更具体化。整本书讲述方法和理论只占了一半不到的篇幅,后半部大多都是个案的分享。这种方法可用来治疗各种的心理疾病或者在自我突破的教练技术上。 

1996年在 Dharamsala 举行的一次交流会议上,十四世达赖拉嘛曾邀请作者介绍“喂养你心中魔鬼”的做法给在场的佛教学者们。 她后来也建立了一个道场去教导这个方法。 

详情可游览官方网站

https://www.taramandala.org/programs/feeding-your-demons/feeding-your-demons-resources/5-steps-of-fyd/

这一个其实已经十多年的书本竟然没有翻译成中文,或许东方人比较保守,对于这种新颖的方法比较多心理包袱而不敢推广吧~~

但你还是可以在网上找到一些心理咨询师的非官方翻译。


原子习惯

 等這一本書,終於等到了。

因為網友們紛紛熱情推薦,就忍不住被"安利"下了訂單。
我個人對這本書的期許是不希望又是一本增加大腦內容物的書,我期望能實踐,所以我決定慢慢讀,慢慢把內容用出來。
這本書主要就是說通往微小的調整我們的日常小習慣,通過長遠的實踐能帶來很大的效益。
讀了兩個章節,的確甚有得著,這本書雖說是講養成習慣的法則。
但這本書真正的野心是教你如何重塑自我。
我個人的確有過一段時間長期參究過"我到底是誰"這個問題。
我的大腦的確曾經閃出過"我就是習慣/習性"的答案。
所謂的"原子習慣",其實是把每個習慣當成一個atom, 原子,然後這些原子組合起來就成為了你的identity(自我認同)。
作為一個信奉"無我觀"佛教徒,其實很能認同這种說法。所謂無我不是指沒有"我",而是指這個個存在"我",是由許多不同的元素促成的,只要元素被重組,自我就會改變,或成魔或成佛。而在這本書裡,促成自我的元素就是習慣。
許許多多的原子習慣促成了整體的自我"identity"。
這本書一開始就強調,不要去追求一個目標,我們培養習慣的目的,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標。
因為只要達到了目標,你就會覺得這些習慣沒有意義了。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對的系統。
不是要成為一個40公斤的美女,而是要通過不同的習慣去建立一個喜歡運動,吃健康食物,有良好生活習慣的"系統"。不然等你達到目標就能鬆懈下來,然後又復肥了。讓自己愛上過程是長期堅持的關鍵。
而所謂建立"系統",就是要把自己的身份定位清楚。
要把自己定位成"愛運動,照顧健康的人",那麼你的行為就是根據你的信念去調整。
而且你需要不斷找證據去支持"我是愛運動"的這個信念。
如每天運動來證明自己是愛運動的,每天寫文章來證明自己是作家,等等。
信念調整行為,行為反饋支持信念。
其實這讓我聯想起在之前讀Robert Diltz 在第三代nlp 里提出的"Neuro logical level。
裡面提到人生的整體是由"環境,行為,能力,信念,身份,使命"一層一層疊上去的。
改變環境未必會改變你的行為,改變行為未必會改變你的能力,但改變你的身份認同,就能直接改變你的環境,行為,信念和能力了。
所以這本書強調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身份",而不是達到一個短期的目標。
單單讀了兩章,就讓我有許多的省思與聯想。當然還有許多內容可以衍生出更多得的討論。
我還是希望這本書可以慢嚼細咽地細細品味。
---------------------------------------
所謂的"放下目標"和"建立身份認同"其實讓我聯想起佛教大乘的"果地修行"理念。
大乘圓頓教向來有"以果地覺為因地心"的智見。也就是先肯定自己是"佛"(身份認同),然後再去調整自己的信念,行為,和環境,來符合這個身份認同。
果地修行對大乘是有其意義,是不同於解脫道行者有一個明確目標(涅槃),大乘的修行是需要放下對解脫(目標)的執著,盡未來際地無私奉獻的,所以菩薩道行者是需要去建立一個系統,來讓自己不斷地建立正確的"原子習慣"。
而在修行上建立"正確身份認同"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開悟。通過開悟的體驗,得到一個堅決的信心來確認"我即佛"這個身份認同(頓悟),來開展無盡的自我修正之旅(漸修)。


无所不能的灵摆

 有去大城堡城邦的书虫应该有看过这本书。它跟心理励志书籍放在一起。这是一本原版是出版很久的书,近年才出中文版,设计和附送的铜制灵摆都比原版精美。原版英文书没有附送铁链和占卜图表,所以中文版不便宜。

灵摆是一种占卜方法,就是通过一个绳子尾端绑一个重物,如水晶或戒指,通过绳子的摆动来预测一些问题的结果,可以用来测地底水,寻找失物,预测未来等等。书里前言里第一句就写"占卜是一门科学的艺术"(别问我什么意思)。作者是神圣空间学(?)的硕士,里面就形容这个方法是为了开启我们的直觉力,因为我们的内在知道一切,所以只要能深入内在,就能知晓一切的答案。。。理论不需要太在意,毕竟灵性玩意儿或占卜就是要大胆假设,放胆利用并效果导向!
(科学?什么东西?能吃的吗?)
我买这本书纯脆好奇,而在我实验的效果中发现,只要是我知道明确答案的问题,灵摆的结果几乎95巴仙是对的,预测未来,或一些心理迷惑的问题却得不到明确的答案。。。
这让我很容易联想到,心理学理论里的,ideamotor effect,很多时候是我潜意识里心理暗示在给答案,而根据我读过的直觉力理论里,占卜应该是接受来自超意识的讯息而不是让自己的潜意识去控制自己才对。
(我其实对上面自己讲的伪心理学理论感到很心虚。。。)
我自己也对占卜其实真的没有太大的兴趣。里面的解释真的无法说服到我,甚至有违我的人生观,所以我到现在都没用过~~

《The Magic》

 我唯一推介的心灵鸡汤《The Magic》。内容基本上只前几页讲感恩的重要性,然后就是每天翻一页感恩练习。每天要想十样值得感恩的事情,开始练习时还好。之后,发觉值得感恩的的东西越来越难找,我就开始感恩一些微细的日常互动,如邻居对你微笑,今天没下雨等等,之后开始感恩一些理所当然的事,如谢谢你的手,脚,然后真的无可奈何的时候,我开始感恩一些不愉快的经历,谢谢这些经历让我成长。。。最后真的想不到了,去静坐,感恩呼进来的空气。。。

大概维持了了一个月的练习,就去了台湾短期闭关修行所以停了下来。
一次我晚上在深山里行禅,乌云遮月,伸手不见五指,而我只能参着话头摸黑探路回道场。突然乌云散去,眼前的道路被像被月光照映下铺满银霜,眼前山路此时清楚可见。
我观照到心轮里一个感恩的暖流涌出,我开始泪盈满框。
黑夜有月亮,
白天有太阳,
太阳滋养着大地,
大地承载着一切,
氧气,水,土地,
我们能生存有赖于空气,
而我们有肺可以把空气吸入体内,
又刚好有血液能把氧气传送到每一个细胞,
我们的存在像是几百万亿个精准的巧合而铸成的奇迹。
只要有其中一个因缘不能俱足,即不能圆满当下。
一切精准得太过不可思议,
我想要感恩,
却找不到对象,
或许上帝就是我们对这一切的造物自然的敬畏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