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

“你们为了什么学佛?”
李老师问道。
然后,全场一遍寂静。
“怎么了?没人答到我这一个问题吗?”
然后开始有人举手举出几个学佛后的好处。
有人回答说是为了成为更好的人。
怎料老师却反问:
“怎么了呢?为何一定要学佛才变得更好的人?去信基督教不能吗?我有一位朋友以前是教小学生启蒙班的,后来去信基督教了,结果人变得更快乐了,生活变得更加有规律了,就一定学佛才变更好的人吗?”
又有人答到,为了解脱。
“你为什么要解脱呢?上天堂不好吗?事实上也不是全部人都想要解脱。”
有人说,是为了更快乐。
老师接着问:“学佛真的快乐吗?在还未学佛以前我们可以吃肉,还可以说谎,还要每天起来做早课。你们去过静七的,都知道的,你们觉得好玩吗?静坐了一整天,脚无论有多痛都好,你都不敢出声。我去静七的时候就是这样,因为本身在健康的问题,让我很辛苦,导致我想走的念头真的很强,很想逃。。。
那,学佛真的快乐吗?”

老师接着在黑板写下:

“学佛不等于快乐。”

你们现在上的课程叫《扎根》,什么是扎根?为什么要《扎根》?”
有人回答说:“不忘初心。”
老师问:那你的“初心”是什么?

这就回到了为什么要学佛的问题上。

如果你纯脆为了想得到快乐而已来学佛的话,那么你其实不一定要学佛。佛教从没有否定过其他宗教能带给你们快乐。这就是为什么佛教的一些高僧和其他宗教领袖之间的交情还是蛮不错的。

他说如果我们学佛不过是为了活得快乐的话,那你的信心是很容易动摇的。
因为除了学佛以外,还有太多的方法能得到快乐。
学佛并不一定快乐,但是我们一定要有信念,
明白并相信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是因为明白自己想要追求的是终极的自在,涅盘。
这就是我们三宝弟子须要确定的信念,我们皈依三宝就是皈依,并且相信觉悟,相信涅盘。
有的宗教相信天堂,但我们相信没有所谓永恒天堂,一切循着因果,福报享完了还是得回到人间,甚至堕到恶趣。
涅盘,是苦的熄灭。
而涅盘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佛陀说那一种快乐是感觉到肉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感到快乐。佛陀觉悟后的那一段时间,就是哪里都不去,就是留在菩提树下感受那一份喜悦。
我们就是相信众生能达到那种境界,那一份自在,快乐。
而佛陀只指出了通往那里的方向,路我们还是得自己走。
要达到那个境界,就要打破我们旧有的快乐定义。从身外的追求至心内的修行,解脱就是指放下对物质上的贪婪和执着。
学佛,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为了放下什么。
当然这不是指你得放弃一切,问题是你买了一个跑车被刮花了,和kancil被刮花了,那一个较心痛?
我们身边一切碰到的,看到的,嗅到的如手机,电脑,衣服,女友,家人都不可能永恒存在,他们都会失去,离开,只是在乎于以什么型式离开我们。
即然一切都会失去的话,我们可以尽量去挽留,只是那从来都只会带来更强烈的执着,而不是快乐。
这就是为什么林夕写的“富士山下”歌词:
“谁都只得那双手,要拥有便能让你拥有,要拥有,必须懂失去怎接受。。。”
事实上,我们能做的只有接受,要有勇气去接受她将会离我而去的这一个事实,你才能更自在地去拥有她,享用它。
包佸生命也一样,不要等到死亡的那一刻,
才开始学习去面对死亡,
才开始去珍惜生命。
禅修有一种法门叫念死法门,常常提醒自己,当下的生命是无常的。。。
如果这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那你现在真正想干的是什么?
李老师在这课堂课里强调“学佛不等于快乐”。当然,如果你学佛只在执着于快乐,而不肯实实在在地去修,老实说你修行根本不可能进步。
这就是老师要带出了迅息。我还记得老师跟我们说过,他一辈子最快乐的时光不是结婚生子,而是在大学学佛的那段时期,他说他常常会不知不觉地笑了出来,别人会问他为何一直在傻笑。
其实不为甚么,就是快乐,不须要理由。


林夕的歌词把无常的感伤与悲怅给发挥到淋沥尽致。

0 Response to "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