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得


下一个星期,就是这一个学期的禅修班开始的时候,由于之前waiting list 里面的人都突然不想来参加了,所以到了今天还是没有凑满人数来参加。我只好一个个打电话去找人来参加禅修班。老实说,听见电话里的人说,“考虑一下”,“等下连络你”之类的话,心里还蛮不自在的。

在禅修班里,老师会教我们一些关于静坐的基本技术和理论等等。
致于静坐是为了什么或它对你有什么好处,其实不用我讲,网上就给了你很多的答案,有的还讲到很玄去,说在静坐的时候能够接收多一点的宇宙能量,然后会滋润我们的肉身等等。。。
有人问我静坐一定是佛教徒吗?
老实说,静坐的不一定是佛教徒,静坐在佛陀时代前就有了,不是佛陀发明的,但佛陀是靠静坐证悟的。
静坐不一定是佛教徒,但佛教徒是应该,或许说是一定得静坐的。佛教徒修行的三学,戒定慧三学,缺一不可,不静坐,你如何修 “定”?如何生“慧 ”?
虽然说不一定得静坐才算修行,但是这算是最主要的了。
有人问我静坐真的能增加专注力吗?
基本上这就像是在问我说,
“举重,真的能提升臂力吗?”
答案是理所当然的,因为静坐就不过是在训练你的专注力。
在静坐的时候,我们把我们的专注力完全锁定在我们鼻端的呼吸,就像是一个“守门人”般去察觉鼻端与气息触碰之处,除了鼻端的触觉以外,什么都别想,然后你就会发现,“什么都不想 ”是多么地难办到。
你的专注力可能不久就会放在别处,如想着我等下要去什么地方吃,你昨天看过什么电影等等,然后根本就忘了要注意呼吸。
又或许你会开始昏沉,脑袋放空,什么都不想,就连数呼吸也不想了,你没了知觉,那你根本就是在睡觉了。
这就是我在“静七”前几天大部份的状态。
我们学静坐的主要原因,就是培养 “正念”,或许说是培养 “觉照”心。
“觉照 ”,简单来说就是清楚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我强调一次, “是清楚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这很重要。
当你发现自己在想着“等下要去什么地方吃”,“你昨天看过什么电影”,或是脑袋一遍空白而不是在专注自己的呼吸时。
那一刻,就是“觉照 ”。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就好像是另一个自己在发现,另一个在偷懒的自己一般。
然后,你就把自己的注意力给拉回到了呼吸上,觉照的时间越长,专注力就越强,然后定力也会提升。
当我一开始学静坐时,我会很容易被外界影响,就算是放在大厅的挂钟发出的 “答。。答。。”声,我也觉得十分干扰,我觉得心很烦,我把那每隔一秒的声音给放大了十倍来干扰自己,来牵动自己的情绪。
事实上,当你完全专注于呼吸,你根本不会去在乎外界的声音。就算是吵,你也不该被牵动任何情绪,如果你被牵动了情绪,那你就应该在注意呼吸的同时,去观察这一个被牵动情绪的你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的心脏是否加快了?有口气闷在胸口里?
然后,试着去不让她牵起你的任何情绪。
然后,平和地,接受她。
勃奥禅师在《显正法藏》里提到清楚知道自己的呼吸,是慧学;专注于呼吸,是定学;而约束自己的心,不让烦恼心起,是戒学。
在静坐时,我们培养了专注力,过程中我们试着去理解自己的心灵,察觉自己的烦恼。
在过程中,我们不是只在一方面培养信心,提升自信,加强毅力等等。
我们是在锻练我们的心,
而只要心能被自己操控,没有什么事是办不了的。
我们在全面性地提升个人的本质,
这是我学佛,或修行时一直都在坚持的信念。
有时候,当我正准备出去Presentation时,我会手合定印,腰挺直,全身放松,去察觉自己的呼吸,什么都不想,只是冷静地感觉自己的心脏还是在跳得很快,腹部还是会感到抽蓄(有点夸张),只是我的脑里面没有想任何东西,只是去观察这 “紧张”对我的身体所引起的反应,然后开始慢慢地放松下来后,才出去PRESENT。
心光老师以前常说,“静坐不是修行,静坐不过是修行的一种方法”,以前我不明白,现在我明了。
就有一个禅宗公案说:当把手指指向月亮时,要注意的不是手指,手指不过是指引,我们要看的是月亮。”
同样的,我们静坐时保持的专注力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能把这种专注力给带到生活中吗?
当我们倒茶时,专心倒茶;吃饭时,专心吃饭。
脑袋别想太多,无时无刻专注于呼吸,专心一致就能确保我们所做的东西保持一定的品质。
生活中无时无刻都能修禅,就连打篮球时也一样,在球场时,无时无刻保持觉照心,脑袋里不要去想太多,当你接到球时,就和你没接到球时一样,保持平常心,完全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东西里,不要被别人或队友影响你的情绪。
投球时,就是投球,接球就是接球,别想太多,不要想投了会不会中,投中了和投不中也一样,不要无谓的思想,想别人如何看你,应不应该传球等等,
完完全全地,
活在当下。
这就是—禅。
不一定只有静坐才能修行,除了静坐以外,我们还有“动中禅 ”,一行禅师就是这方面的修行者。就算是在吃饭的时候,我们也得慢慢地吃,正念地去吃,去感受每一口饭。
有一次佛陀在说法时,拈起了一朵,什么都不说,其他弟子都不明白佛陀的用意,只有大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这一个公案所带出来的意义就是,活在当下。
佛陀在不过是在很开心地简简单单地欣赏着这一朵花,而其他的弟子却在苦苦思考佛陀的用义,只有大迦葉尊者明白。
他是印度佛教禅宗的第一代祖师,而达摩祖师是中国禅宗第一代祖师。
少林寺学的,是动中禅。

在日本,他们连剑道,射箭术,他们都把禅修元素给放进去。
在练剑以前,他们会向剑鞠躬,以示感恩之意,所谓 “法在恭敬中求”,这就是为何在静七中也有拜佛的环节。
然后在练习时,专注于每个招式,每个呼吸。
直到发现生命不过在每个呼吸间,
当你明白自己的每挥一次剑都能取走一个人的生命时,
当你明白什么是无常时,
或许你就会明白在人生当中我们需要战胜的,永远都只有自己。
Tom cruise 的 Last samurai 就是把这种精神描述得很好的电影。

太极拳也是一种蛮不错的修行法。
ekhart tolle 在《当下的力量》里说过,人类从出生开始就饱受思想的折磨,而觉悟就是有意识无思想。
而在辅导的技巧里,也有人说要放空自己的脑袋。脑袋放空不是指没有意识,而是没有负担地,如实地反映事实。
这是一个蛮出名的“be water”李小龙访问。
以前有一段时间蛮迷李小龙,我觉得他对于武术上的追求已到了疯狂的境界。以前不太明白他说什么,现在我明白了。
不久前,沉迷于西方的一些心灵书籍。
结果被chee hoi 骂我崇洋,(可是书是他借我的。。。)在东方或佛教里有那么多书不去读,去读西方的书。
那是因为我觉得现在的人受的教育就是西方教育,他们描述境界的方法比较容易让人明白,当我解释给人听的时候也比较容易,与其抛名相,还不如直接地解释整个概念。
跟他聊了一下后,才发现书本里的内容先不说真还是不真,只是一定没有太大的用处,因为书本里不过是在描述境界,可是那些境界是我们还没达到的啊!!知道了些东西就不过是小鸡学老鹰在飞一般,无意义,到最后还是得老老实实地修。
现在,我去法悦阁借了一本《显正法藏》,回到了最基本的地方去修,我现在在读着《转法轮经》,也就就是佛陀第一次说的法,读了以后,真的发现自己很渺小。


在这文章里,我分享了一下我禅修的心得,如果你有能力读到这里的话,那证明你对禅修还有一点兴趣。
如果你有禅修的习惯的话。
老实说,一些密集的训练是很重要的,老师说就如一壶水,你每天泡一点,隔一段时间再泡一点,水是根本不会沸腾的,可是像静七般的课程就能一次过把水给煮沸,进步会比较多。
现在我明白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修禅很重要的是喜悦和投入。
不要有所要求,毕竟每个人经理都会不一样,一切都是得持之以恒,那你就会发现他在你心灵上的转变。
如果自己没有享受在其中的话,修禅可以是件很不快乐的一件事。

后来看一看这文章,原来真的很长。。。哈哈

0 Response to "禅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