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修行 寻找古一大师之旅


朋友知道我我要去尼泊尔修行,就說: "wow~doctor strange嗎?" 結果我回來後,的确重温了一次奇異博士電影來看下電影里的哪個拍攝地點是我去过的。 我如果加点想像力的话,其實我在那裡學的東西可以很类似電影里的魔法。 每天就是读着看不明白的古代梵文和藏文的法本,口念咒語打手印,電影里的奸角要召喚"外星惡魔Dormamu",而我們基本上就是每天跟據法本的指示來召請千手觀音從普陀拉净土到來,然后請她发揮慈悲的力量淨化這個世界的苦難。。。。 (是的,就和doctor strange 一樣,本來想去修行,結果还是得拯救世界),然后觀想自己和觀音融為一體。 西藏密法的特色有分息,懷,誅,增四种處理世间問題的修行方法,每种咒和菩萨語都有各自的主用,和对治的问题,有的增加人緣有的幫助財富或实现願望。 這個道场的主持是已經轉世了九世的仁波切,(基本上他待在這世間的時間跟古一大師住世的的時間差不多。) 我們修的所有法门需要他给于口授才有效。 所以像奇異博士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自己學會靈魂出窍的可能性不大。我在這裡感受到最大的文化差異是這裡的人的思考模式是我們城市的修行人或大專佛教徒所不能了解的,我們一般信仰理性與科學,他们信仰的是神話與感應。
幾乎每一座佛塔和高山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與神话,我住的山就是佛陀前生捨身喂虎的地點,卡滿都就是文殊菩萨从五台山到來這裡開闢的一個城市。
很多典故理智上我知道基本上不太可能,可是當你看到師兄在分享這些故事時一度感性地哽咽,你也不好意思去質疑。 这个城市里每一家的商店幾乎都是依靠宗教經濟來維持生計,
這裡的店全都是卖法器和念珠,佛像,袈裟,而即使有其他種類的店面,招牌都是以佛教名詞命名,如普陀洗衣店,佛眼餐廳,悉達多銀行。。。感觉自己就是置身于final fantasy 電玩遊戲的城市里。
在這样的環境里,我很容易被感染到變得很有宗教情操。 事实上我在这里修的法门,的确需要如奇異博士電影講的那樣"let go what you know"。
佛教說"信而能入"。儀式的作用是为了把人帶入某個狀態而設的。
其實這裡所有的儀式和神話都是通往"信"和“謙卑“,“”敬畏”’的心理狀態的方法。
教導我們法门的導師有時的教導其實很有意思。
他開示我們關於什么是觀音菩萨時的態度是很曖昧,
他说觀音是佛应众生所化出来的,沒有众生就不會有菩萨,在觀想的过程中也要保持清醒,明白自己是在觀想。
其實说"佛化出来的菩萨"。 那个佛是谁,也是一個問題。
但在我的修行傳統里一般相信佛不是指一個人,我們相信“”即心是佛”。
佛也可以·指是覺悟后的心。如果我的思路是正確的話
这开示的确給了我一个新的菩萨觀。
修行过程中最重要的其實是覺照心性上的变化。 我需要找一个时间把这我这一个月的心得或经历给记录下来。 然而我还在考虑着要不要把自己的心得给post上来,畢竟可能会谈到比较深入的个人内心变化和一些无法解释,一般人认为是迷信的现象。回想起我自中學毕业就立志要寻找生命真相,从知识上的心理学和哲学上的追寻開始到我发现我根本没有办法通过增加知识容量来活得更高兴而转而投向心灵训练的方向。
虽说書本或旅行能开阔视野,可是我本人却认为这一切并不能满足我的好奇心。
我渴望有一種更直接,深刻的方式去體驗這個世界。所以与其去追寻美食与美景,我追寻的是探索心灵的可能性。
其實禪修對我而言似潛水。
一般的人間佛教徒或每年參加一次禪修的佛教徒,修行似是浮潛或一些潛水的如活動,你注意自己的呼吸,和姿勢潛入海底,去觀賞美好的景色,海龜,七彩繽紛的珊瑚,在當中吸取正能量去面對生活。
我曾經在台灣山上修過兩個月,其實也就潛水一般,只是你越深入內心就如你越深入海底一般,就會越來越黑暗,越來越寂寞,你不可能在深海處與愛人朋友嬉皮笑臉玩樂,面對著眼前一遍黑暗,和隨時會失去性命的險景,關注呼吸與沉默變得極其重要,
而那一刻的警覺,和專注,忘我其實就是歷史上一切神圣體驗的源頭。
我們的想法,對錯,得失,善惡會被完全泯滅,而全然活在這個當下此處。
這一種體驗其實就是攀山高手或極限運動所追求的心理狀態,
而禪修不需要面對生命上的威脅,卻需要越過重重心理上自我意識和思想對立來一覷那微弱的真理之光。
上次山哥因為我沒有開始寫書而拒絕給我進入某個群體讓我開始思考我進行什麼類型的創作,或許修行遊記是不錯的選擇,可是如果把我沿途聽到的故事都寫出來的話,恐怕很容易變成一部低俗荒繆的科幻小說。

0 Response to "尼泊尔修行 寻找古一大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