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 电影书评

 

Uploading: 359033 of 359033 bytes uploaded.


终于看到了备受好评的电影“SOUL”
很奇妙的地刚好呼应到我最近在看的Life Visioning,不过Michael Bernard Beckwith 作为著名作家,编剧在做关于“生命意义”的资料收集时有参考他的作品或间接性被他影响也不出奇。
这电影甚至说可以是life visioning的导读。
电影其实很能呼应到现代人的迷茫。
城市生活的节奏和与大自然全然切割的生活环境,其实已经让人体验不不到何为与生命共融的“活在当下”的体验。
主角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中年音乐老师,在他的终于梦想成真,有机会和他一直想合作的音乐家合奏的那天,他命丧黄泉,去到了灵界。
唯有帮助一位名叫22的未出生灵魂找到生命中的“Spark”才转世到地球为人。
电影通过主角帮助22找到“Spark”的过程,慢慢把一些生命成长的概念给灌输给观众,其实等于是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课。
Spark
Spark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应该是在近藤玛丽的整理魔法里面提到的“断舍离”整理法,他基本上就是说要找到能给你JOY OF SPARK 的东西,然后把不重要的东西都舍掉, 而在这电影里,SPARK, 就是当你在从事这件活动时,你能感觉的热忱与快乐,让你愿意去投入时间与努力的活动。
主角就是要帮助22去寻找这个能够给予他SPARK的事物。
对于主角,他的SPARK就是音乐, 他的人生中都活在音乐里,只要在他投入于演奏的过程中,就会仿佛掉入一个“没有时间”的忘我空间, 这种心理状态叫“心流”(in the zone)。
而这电影里,他们把心流状态给具体化成了一个空间场。
ZONE
在灵界里,ZONE 是一个具体的空间,人只要投入在某种活动达到一种极致,就会进入忘我的投入状态里,许多在某一个领域里的精英和专才或运动健将,经常会进入这种状态里,找到自己通往心流的途径,其实对生命的幸福感有很大的提升,人的烦恼来自于自我和他人的分别心,和时间上对于未来和过去的妄想和焦虑,在心流的状态里,不太可能会有烦恼。
当然这些体验也未必是精英的专利,里面的其中一个角色的角色,进入心流的方式不过就是在街边舞动广告牌匾。
然而在这个电影里,掉入ZONE的空间里的不止是进入心流的人,也有陷入执念里的迷途幽魂。
执念
能投入不代表就是心流,以前在读大学的同学,老师问他们自己有没有进入心流的体验。他们说是在玩电玩的时候,也未必不对,但很多时候,我们专注是为了逃避一些烦恼。
更有很多时候,我们专注在一个执念里不肯出来,让自己陷在一个不肯开放的心理封闭空间里。
你可能专注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工作里十年行尸走肉,也是一种执念的表现。
BEGINNER MIND
当灵魂22号跌入凡间,初次进入身体时,他一开始时感到沉重,只是当他开始适应后就对身边的一切开始感到好奇。
或许你和我初到人间的时候也一样,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即使对落花和电车站里的音乐都充满热忱。
22号时是一个千年老灵魂,其实对于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在灵界演习过,只是这一次他在他带着身体去体验一切却有了不一样的实在感。
我们每个人小时都有过对万物感恩的敏感内心,只是随着大脑的杂讯越来越多,已经找不回去欣赏身边美好的初心。
梦想
Phil Stutz 的 The Tools 里面有谈到 现代人因为买入了“消费者主义”,所以开始信仰了人生中有一个”Magical Something”。现代的广告和电影不断地告诉需要拥有某种东西,只要拥有某种Magical Something,你就能脱离一切的烦恼。
可以是一辆名车,一个美好的爱情,财务自由,嫁入豪门,千万点阅,一个好的老板和福利好的公司只要达到这一个目标,一切都会不一样,只要我达到,一切都不再是问题,我生命中的问题都会被解决。。。。。
主角在通往和著名音乐家一起演奏的过程中,不断地告诉自己,过了今晚,一切都会不一样,我的人生即将开始。。。。。仿佛之前没有活过一般。
“成名”是主角的“magical something”,那个童话里的“happy ever after”。。。
但最后主角达成了梦想,心里却只感到一阵失落的平常心。
是的,多么璀璨的梦想时刻,都不会是永恒,只有平凡的日常才是真理。
生活和成功。
著名音乐家给主角说了关于一只鱼寻找海洋的故事。我们永远想要去寻找更伟大的生命体验,成功,开悟等等的经验。但其实真实的永恒和伟大其实不会是某一种成就或你累计的财务等等,所谓的成功不在于你达到什么,而是在乎于你过着怎么样的生活,你可以成为世界总统但被全世界唾骂,而晚上常常失眠,而过得不快乐。
你的某些璀璨经历不等于你,反而日常才是真实的你。
你所谓的伟大(海洋)都不过是看见日常和平凡(水),开悟不是看见这个世界以外的东西,而是明白原来自己一直都活在怎样的世界里。
Purpose
在电影里有一个典范的角色,就是充满热情的理发师。他有着卓越的理发技术,我们想必认为他的梦想就是理发,但他却说他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兽医。虽然成为不了兽医,但他还是带着热情去过他的日子,对身边的人友善,去关心顾客,把自己当下的工作做好。
然而主角活在音乐的世界里,除了音乐一切都不管。
当我们把自己的某一个生命层面,无论是爱情,梦想,开悟,事业,宗教给放大到掩盖了其他的生活,并且make it significance,让我们以为只有这个层面是重要的,那么你就失去了感受周遭的能力,永远记得不要把任何东西,信仰,梦想,或生存意义看得比你的人生的快乐体验还重要。
我记得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有一段寓意故事:
   一位智者递给少年一根汤匙,匙上滴了两滴油。说:”当你在四处逛的时候,不要让油滴出来。’
  男孩开始沿着城堡的楼梯爬上爬下,眼光却一刻未离开汤匙。两个小时后,他回到大厅,找到智者。
  ‘好啦,’智者问,‘你有没有看见挂在餐厅里的波斯壁毯?你有没有欣赏那个精心设计的主花园?那可是花了十年才造好的。你有没有注意到图书馆里那张美丽的羊皮纸呀?’
  男孩觉得十分尴尬,坦承他根本什么也没注意看。他只全神贯注不让油滴出来。
  ‘那就再回去欣赏这个城堡的美丽壮观吧!’智者说,
  于是少年就放松心情,开始探索这个城堡。这一次,他仔细地欣赏了天花板、地板,和樯上的绘画,他看了花园,也瞭望了四周的山景、美丽的花朵,还有各个精心挑选的艺术品。等再回到智者身边时,他仔细描述了他所见的一切。
  ‘可是那些油呢?’智者问。
  少年低头看汤匙,发现汤匙里的油早就没了。
  ‘我只能提供你一个建议,’这个最有智慧的人说,‘幸福的秘密就是去欣赏世界上所有的奇妙景观,但不要忘了汤匙里的油。’”
 生命中对目标的追求是需要的,但却莫把某样东西看成你生命的全部。
追求人生意义
每个人都有过追求人生意义的迷惘阶段,其实是一个很不好受的阶段。
当你在寻找生命意义的时候,其实就是一种对自己生活和生命的一种批判,因为你必须去分别哪一种生活是不会带给你快乐,哪些生活会带给你不快乐,那些活动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更可怕的就是你对生命意义的信仰是,如果找不到生命意义,就不允许自己快乐,或者你只为一样事情而活着,这是一种自我诅咒的限制信念,告诉了我们唯有那个“magical something”才是你真正需要有的。
如果理发师执着自己必须成为兽医的话,恐怕他要奋斗多几年达到目标才允许自己快乐。
人生导师
当22号因为找不到人生意义而成为了一个迷失的幽灵时,他陷入了无尽的自我批判当中。
22号是一个老灵魂,在灵界里许多在人世间的典范和伟人都曾是他的导师,而这些导师的声音却在他陷入忧郁的黑暗漩涡里不断批评他。
我们也曾几何时在各种伟人的自传和著作里找到自己活着的典范,并且找到了如何去活的启示,但当我们想要去活成别人的样子时,其实就是一种对自己的批评了。
人总要活成自己选择的样子,更不该因为自己无法活得像别人而批评自己。
感恩
主角在最后看着22号灵魂在人世间收集的各种琐碎不起眼的东西,想起生命中的点点滴滴,自己纵然没有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但仍然有着许多值得感恩的经历,只是自己没有去看见而已。
我看完电影,去找回自己的以前部落格,想起自己二十多岁时在印度,台湾,Nepal等等行脚的记录,其实我过去也活得很精彩,甚至有过许多别人一般人没有过的经历,只是到了三十岁,就开始自我批判起来,想要用力地活得“正常”。有时候,遇到一些年轻人还说自己三十岁一定要活成某一种样子才对,现在想起来我到底买入了多少的“应该”来限制自己生命的可能性?
在此,以电影最后的结语来跟大家共勉之,
“Live every moment of your life。”

0 Response to "SOUL 电影书评"